教師工作坊 – 電子教學資源及支援
雖然疫情導致學校停課多月,校內體育課受到嚴重影響,但「賽馬會家校童喜動計劃」的教師 專業發展活動並未停止。 在準備復課期間,本計劃團隊積極為體育教師提供適用於不同教 學環境的電子教材和策略,並於2020 年5 月22 日舉辦一個網上教師工作坊,由夏秀禎教授分享四個教學主題,包括:
一) 了解復課後體育課安排;
二) 計劃網上實時體育課支援;
三) 計劃資源庫網上教材和資料分享; 及
四) 來年工作坊預告 : 融合體育。當天共78 名來自26 所計劃學校的體育教師參與,其中67 名老師提交活動後問卷調查。整體來說,大部分老師 歡迎相關電子教學資源的支援,認為能夠配合教學模式的轉變和校本體育課程的需要。
日期: | 2020年5月22日 |
校長會議及家長聚焦訪問 (視像方式舉行)
在停課期間,我們 與校長及家長保持緊密的溝通,包括於2020年5月12日透過視像會議方式舉行校長會議。計劃團隊與校長討論有關因應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而訂的最新活動方案。校長們均對「童喜動趣味活動班」網上課堂的安排表示歡迎,認為可以鼓勵學生在家保持適量運動。團隊理解到學校需要為6月之復課安排做好準備,因此各項原定計劃活動將按其校情逐步彈性地進行。
在家長參與方面,家長的寶貴的回饋讓我們不斷完善計畫的內容。在4月期間,來自8間學校的18位家長被邀請參加以“ZOOM”進行的焦點小組訪問。訪談中他們分享了參與計劃的經驗,以及對家長角色和體力活動的想法。
日期: | 2020年5月12日 |
教師焦點小組分享會 (視像方式舉行)
在停課期間,計劃團隊繼續與各參與學校保持緊密聯繫,於2020年3月4日至6日期間共舉行4 節教師焦點小組分享會 (每節1 小時),藉此收集體育教師對本計劃訂定之「童喜動指數」* 的意見和實踐的挑戰。是次體育教師焦點小組分享活動共40名來自29所計劃學校的體育教師參與,計劃團隊非常感謝教師積極分享,並加深了解學校所遇到的困難及促進因素,有助日後作出更適切的校本支援和有效的應變策略。
*「童喜動指數」五大範疇:
1) 「童喜動校園」文化;
2) 體育政策;
3) 優質體育;
4) 家長協作;
5) 教職員的參與 *

教師工作坊 優質體育:將體育素養融入學校體育
具體育素養的兒童擁有「自發自信」 、 「能跑能動」 、 「知悉知識」 的特質,並能以 「行動恆動」 維持終身積極參與體力活動的行為。 現今,認識體育素養這概念對於世界各地的體育教師至關重要。本計劃一直致力推廣體育素養,為體育教師提供多元化的專業發展活動,豐富其對體育素養知識的應用以促進學生的全人發展。是次教師工作坊分為三個部分:
一)分享體育素養的概念及如何融合在學校體育中;
二)實踐有趣的體育遊戲;
及三)簡介和示範「童喜動基礎動作技能挑戰」比賽 - 這是香港有史以來首次舉辦的小學聯校基礎動作技能競賽。
當天各參與教師皆積極投入一系列由夏秀禎教授和團隊的分享活動和討論。
地點: 深水涉官立小學
日期: | 2020年1月15日 |

親子鬆一「Zone」 暨聯校家教會聚會
父母對孩子養成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有著重要的影響力,是次聯校活動旨在加強與家長教師會 (家教會)的溝通和合作。分享會上,計劃統籌及執行總監夏秀禎教授向家長講解了體育素養的概念,而來自不同學校的家教會代表則分享他們參加「童喜動」趣味活動班的經驗和感受。家長亦與計劃團隊互相交換意見,一同探討不同形式家長活動的合作模式,從而吸引更多的家庭參加。
同場設有不同主題的親子鬆一「Zone」體驗區,包括球類技能,移動技能及雙人伸展,為大家提供了一些「喜動」點子。
地點: 聖公會聖十架小學
日期: | 2020年1月11日 |

參加「學與教博覽2019」
第十屆「 學與教博覽 」於 2019 年 12 月 11 至 13 日假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賽馬會家校童喜動計劃亦參與其中。「學與教博覽」是亞洲頂尖教育博覽,每年一度,多年來均得到香港特別行政區教育局的支持。由香港教育城主辦,博覽為區內的學校領導層、教師及其他教育界人士提供專業平台,並肩探索教育資源及科技的最新發展趨勢。
透過我們的展位,訪客可以了解更多有關賽馬會家校童喜動計劃的內容,同時體驗使用基礎動作技能評估儀。此外,計劃統籌夏秀禎教授獲邀於場內研討會上,與參加者分享更多有關本計劃的工作。
日期: | 2019年12月11日 |